一、官方人员入场资格
冬奥会核心工作团队及国际奥委会官员享有优先入场权。持工作证人员需提前在"北京冬奥会官方工作平台"完成电子证生成,每日8:00前完成人脸识别核验。重要会议代表需额外提交《特殊区域通行申请表》,经安保部门三级审核后方可进入媒体中心、VIP接待区等核心区域。
二、媒体记者入场流程
全球注册媒体需通过国际奥委会媒体注册系统完成资质审核,持有效记者证者可申请A/B类通行证。A类证(全权限)允许进入新闻发布厅、混合采访区及赛事核心区,B类证(基础权限)仅限新闻中心区域。媒体证需在开赛前30天完成申领,逾期未激活自动失效。
三、观众购票核心规则
普通观众购票需通过"北京冬奥会官方票务平台"实名制预订,单日限购2张。开闭幕式门票采用动态定价机制,普通席价格区间为200-300元,VIP区域含观赛席+贵宾休息室套餐。购票成功后需在开赛前72小时完成"健康宝"绿码核验,持电子票至安检口进行人脸识别+证件核验。
四、合作伙伴专属通道
赞助商及合作伙伴享有分级入场权限。国际合作伙伴(TOP级别)可申请专属通道及定制化观赛区,国内合作伙伴(金/银/铜级)需通过企业认证获取电子通行证。合作伙伴观赛需遵守《赞助权益使用规范》,禁止使用非官方指定品牌标识。
五、特殊嘉宾接待机制
国际政要及体育界名人需由接待组提前对接。特殊嘉宾通行证采用"一证一策"审批模式,含专属接待通道、VIP休息室及定制化观赛方案。嘉宾抵达北京后,接待组将提供《行程安全手册》,明确各环节注意事项。
核心要点:
北京冬奥会入场资格体系呈现三大特征:第一,分级管控机制覆盖全流程,从票务预订到安检核验形成闭环;第二,数字化管理贯穿始终,电子证件与生物识别技术深度融合;第三,特殊群体通道设置体现国际赛事礼仪标准。普通观众需重点关注购票时效性(建议提前90天预订)和健康证明有效期(开赛前72小时更新),合作伙伴需严格遵循赞助协议中的权益使用条款。
常见问题解答:
媒体证与工作证有何区别?
答:媒体证侧重新闻采访权限,工作证适用于赛事组织人员,两者需通过不同系统申请。
未成年人能否单独购票入场?
答:12岁以下儿童需由监护人陪同,并提供出生证明及购票人身份证复印件。
健康宝异常如何处理?
答:需提前3天在官方平台提交《健康异常说明》,经疾控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购票。
外籍观众如何购票?
答:需提供护照、签证及居住证明,通过国际票务代理完成预订。
票务平台是否支持退改?
答:开赛前7天可免费退票,3天内退票需扣除30%手续费,开赛后不可退改。
安检禁带物品清单?
答:禁止携带液体超过100ml、金属物品、专业摄影设备及无人机。
媒体中心开放时间?
答:每日6:30-22:00,需提前1小时完成证件核验。
合作伙伴接待标准?
答:根据赞助等级划分,TOP级享有专车接送及医疗随行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