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冬奥会媒体看台分布在国家体育场、国家速滑馆、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主要赛事场馆周边,具体位置可通过官方预约系统查询。所有媒体区域均需通过专用通道和证件核验,建议提前规划交通路线并熟悉场馆布局。
一、北京冬奥会媒体看台总体分布情况
北京冬奥会媒体工作区覆盖全部12个竞赛场馆,分为A/B/C三类区域。其中A类为国际奥组委指定媒体中心,位于国家体育场(鸟巢)北侧;B类区域分布在延庆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、国家雪车雪橇中心;C类区域位于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场、太舞滑雪小镇等场馆。所有媒体通道均设置独立安检门和电子围栏,每日开放时间为8:00-17:00。
二、主要场馆媒体看台的具体位置
国家体育场(鸟巢)
媒体工作区位于场馆西侧媒体通道,通过2号入口进入后沿环形通道分布。设有4个专业摄像机位(北看台最高点)、2个全景摄像机平台及5个固定机位。每日需提前30分钟完成设备交接和位置确认。
国家速滑馆(冰丝带)
媒体区域位于场馆东侧,通过1号入口直达。配备3个高速摄像机(半径15米)、2个轨道摄像机及8个固定机位。特别设置VR直播体验区,需单独预约进入。
国家跳台滑雪中心(雪如意)
媒体工作区位于赛道起点处,通过专用通道进入。设有高速摄像机(1/2000秒快门速度)、空中三角测量站及全景摄影棚。冬季闭馆期间改为室内备用媒体中心。
三、媒体交通接驳方案
公共交通
市区媒体:乘坐地铁8号线至森林公园南门站,换乘冬奥专线接驳车(每日6:30-21:00)
延庆赛区媒体:乘坐S2线至苏庄站,转乘专77路至松山站
张家口赛区媒体:高铁至太子城站后换乘景区摆渡车
自驾媒体
所有场馆媒体停车场需提前3天通过官方系统申请,国家体育场停车场容量500辆/日,实行分时预约制(8:00-10:00国家速滑馆专用时段)
四、媒体工作区功能分区
核心媒体区
配备专业摄像机、三脚架及电源插座,每平方米配置2个5A电源插口,设有4G信号增强基站。
备用媒体区
配备便携式摄像机、云台稳定器等设备,每日9:00-11:00进行设备巡检。
技术支持区
包含5G传输基站、多机位同步控制系统,配备专业工程师驻场(每500个机位1名工程师)。
五、媒体服务与保障措施
证件管理
所有媒体人员需持有"媒体工作证"及"场馆通行证",每日通过人脸识别+证件核验双重认证。证件遗失需在3小时内补办。
设备保障
设立8个媒体设备服务中心,提供免费充电、存储卡清洗及应急设备租赁服务。重点保障高速摄像机、无人机等特殊设备。
应急预案
配备5套备用电源系统,每30分钟巡检一次设备状态。极端天气启动室内转播预案,提前72小时通知媒体调整方案。
北京冬奥会媒体看台系统采用"集中管控+分级授权"模式,通过精准定位(误差≤0.5米)和智能调度(实时人流监控),确保日均5000人次媒体工作的高效运转。重点场馆媒体区域设备密度达每百人15台专业设备,较往届提升40%。建议媒体工作者提前15天完成场馆动线规划,重点关注SRTM三维建模系统与AR导览系统的应用。
【相关问答】
媒体人员如何获取实时场馆地图?
答:通过官方APP"冬奥媒体通"查看3D导航地图,每2小时更新一次人流热力图。
特殊设备(如无人机)审批流程需要多久?
答:需提前72小时提交《特殊设备申报表》,经安全委员会审批后发放临时飞行许可。
媒体通道安检标准是什么?
答:所有设备需通过X光机+金属探测仪双重检查,锂电池容量超过20000mAh需单独申报。
媒体班车运营时间如何查询?
答:每日7:00在场馆入口设置电子时刻表,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实时车辆位置。
临时媒体中心备用方案是什么?
答: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备有可展开式媒体帐篷(容纳200人),配备卫星通信基站和应急电源。
媒体工作证有效期是多久?
答:按赛事阶段分为单日/3日/全程有效,需在证件有效期前3天完成延期申请。
媒体医疗支援服务如何获取?
答:各场馆设置媒体医疗站(含AED设备),紧急情况可一键呼叫999-9999专用通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