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教案以冬奥文化为核心,结合传统花灯工艺与现代创意,设计了一套适合青少年及亲子家庭的冬奥主题手工教学方案。通过分步骤材料准备、基础技法教学和创意延伸活动,既能提升动手能力,又能深入理解冬奥精神,适合学校美育课程、社区手工活动及家庭亲子实践。
一、教学目标与适用人群
本方案旨在通过冬奥主题花灯制作,实现三大目标:
文化传承:学习花灯传统工艺,了解冬奥吉祥物、冰壶、滑雪等元素的象征意义。
动手实践:掌握剪纸、折叠、组装等基础手工技能,培养空间想象力。
团队协作: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,增强沟通与分工能力。
适用场景:中小学劳动课、少年宫手工活动、冬奥会主题亲子工作坊,建议参与年龄为8-15岁。
二、材料与工具准备
基础材料清单:
卡纸(建议300g以上厚卡纸)、竹篾(直径0.5cm)、丙烯颜料、金粉、LED灯串(3-5V低电压)
辅助工具:安全剪刀、胶带(双面胶或白胶)、尺子、圆规、彩铅、打孔器
环保替代方案:若无法获取竹篾,可用硬纸板替代骨架;LED灯可替换为暖色串灯,避免蓝光刺激。
三、基础制作步骤分解
步骤1:设计冬奥主题草图
提供冬奥元素参考图(如冰墩墩、雪容融造型),指导学生用尺子绘制对称结构图,标注灯面分区。
技巧:复杂图案建议分区域完成,先画外轮廓再填充细节。
步骤2:制作骨架与灯面
竹篾弯折成U型作为灯顶,卡纸裁剪成六边形灯身,用双面胶固定接缝处。
注意事项:竹篾边缘需用砂纸打磨,避免划伤手指;灯面接缝处可粘贴金粉增加质感。
步骤3:装饰与绘画
分组完成冰壶赛道(蓝白渐变刮画)、滑雪板(立体折纸)等模块,使用丙烯颜料绘制细节。
创意点:在灯面内侧粘贴反光膜,夜晚可呈现星空效果。
步骤4:组装与调试
将LED灯嵌入灯底预留孔位,测试电路连接,确保灯光均匀透出。
安全提示:使用前需教师检查电路,禁止超负荷使用。
四、创意玩法与拓展
主题融合设计:
动态花灯:在滑雪板区域安装小型马达,模拟滑雪轨迹。
AR互动:扫描花灯二维码,触发吉祥物虚拟动画(需提前制作配套小程序)。
跨学科延伸:
数学:计算灯面周长与竹篾长度比例;
语文:撰写花灯背后的冬奥故事并配图展览。
五、教学技巧与注意事项
分层教学策略:
低年级:简化骨架结构,用彩色纸盘代替卡纸;
高年级:增加电路焊接、编程控制灯光模块。
成本控制方案:
单件材料成本约15元,批量采购可降低至8元;
利用废旧快递盒制作灯身框架。
观点汇总
本教案通过“文化认知-技法训练-创意表达”三阶段设计,既保留花灯传统工艺精髓,又融入冬奥现代元素。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安全规范与个性化引导,建议每节课预留20分钟自由创作时间,鼓励学生突破模板限制。同时可结合当地非遗传承人开展线上直播教学,增强文化认同感。
常见问题解答
Q:竹篾容易变形怎么办?
A:使用前用沸水烫软后晾干定型,或改用3mm厚PVC板替代。
Q:如何简化制作流程?
A:提供半成品骨架,重点训练绘画与装饰环节。
Q:灯光安装是否需要专业电工?
A:LED灯串含防水接口,教师提前剪裁并标注正负极。
Q:作品能长期保存吗?
A:建议使用无酸胶水与玻璃罩保护,避免紫外线照射。
Q:如何吸引低龄儿童参与?
A:设置“冬奥小达人”积分卡,完成作品可兑换冬奥贴纸。
Q:材料采购渠道推荐?
A:本地手工材料市场、淘宝“非遗花灯”店铺、京东工业品频道。
Q:如何评估教学效果?
A:通过作品完整性(30%)、创意性(40%)、团队协作(30%)综合评分。
Q:是否有成品展示案例?
A:北京某小学曾举办“冰丝花灯”展览,作品被冬奥博物馆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