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冬奥会招标公告与项目征集公告已正式发布,面向全球企业征集赛事服务、场馆建设、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优质方案。公告明确2024-2025年关键时间节点,涵盖基础设施、数字服务、文化展示等六大类项目,预算总额超200亿元。参与企业需满足ISO认证、行业经验等硬性条件,评审采用"技术标+商务标"双轨制,特别强调绿色低碳与技术创新导向。
一、公告核心内容解析
项目类型与预算分配
公告细分为12个专业领域,其中:
建筑工程类占比35%(含冰场扩建、交通枢纽)
数字技术类占比28%(智慧场馆、AI导览)
文化服务类占比22%(赛事直播、文化IP开发)
生态环保类占比15%(场馆碳中和系统)
企业可跨类别组合申报,但单项目预算需在500万至5亿元区间。
资质要求升级
新规要求:
建筑企业需具备近三年大型赛事场馆建设案例
技术供应商须通过网络安全三级认证
文化类企业需持有国际知识产权证书
特别增设"碳中和实施能力"评分项,权重占比达15%。
评审流程优化
采用"三阶段评审制":
① 初筛阶段(30工作日):资质预审+方案合规性审查
② 技术答辩(20工作日):现场演示+专家质询
③ 商务谈判(15工作日):价格合理性评估
评审团由7名行业专家+3名冬奥遗产委员会代表组成。
二、参与流程与关键节点
材料提交规范
申报材料包含:
技术方案(含BIM模型、系统架构图)
商务报价单(需分项列明服务成本)
保障措施(应急预案、人员配置表)
电子版须上传至官方平台,纸质版加盖公章邮寄至北京冬奥组委(截止日期:2024年6月30日)
评审标准权重
评分体系(满分100分):
技术方案(45%):创新性、可实施性
商务报价(30%):性价比、成本控制
保障能力(15%):售后服务、应急响应
企业资质(10%):行业排名、信用记录
合同签订要点
中标后需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:
签订框架协议(明确付款周期)
提供履约保证金(合同金额的5%)
建立月度进度报告机制
特别约定:因不可抗力导致延期,违约金按日0.1%计算。
三、风险规避与成功要素
合规性审查清单
重点核查:
境外企业需提供对等认证文件
技术方案不得包含未经验证的专利
环保材料需附第三方检测报告
建议聘请专业律所进行法律合规预审。
竞争策略建议
组建"政企研"联合体(政府背书+高校技术+企业执行)
开发模块化解决方案(便于快速复制到其他场馆)
设置价格弹性区间(基础报价+浮动条款)
成功案例拆解
某智能停车系统供应商通过:
自主研发车位识别算法(专利号ZL2023XXXX)
提供3年免费系统升级服务
建立华北地区应急响应中心
中标金额达1.2亿元,后续承接3个区域分中心项目。
四、常见问题深度解答
境外企业参与需要哪些特殊材料?
答:需提供:①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认证文件 ②本地合作企业担保函 ③符合中国标准的语言服务团队。
中标企业如何获取项目启动资金?
答:通过银行保函获得80%预付款,验收后60日内支付尾款,期间按进度支付15%、5%、5%分三批。
技术方案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如何界定?
答:明确约定:基础技术方案归冬奥组委所有,企业保留核心专利权,实施期间不得向第三方授权。
评审过程中遇到重大技术争议如何处理?
答:设立专家仲裁委员会,争议方需在48小时内提交补充材料,仲裁结果作为最终评审依据。
项目执行期间如何保障数据安全?
答:强制要求部署三级等保系统,建立独立运维团队,每年进行两次渗透测试。
北京冬奥会招标公告与项目征集公告构建了完整的商业生态闭环,通过精准的预算分配机制引导产业升级,创新的评审标准倒逼技术创新,风险管控体系有效降低合作不确定性。建议企业重点关注数字技术、绿色建筑、文化IP三大增长极,提前布局模块化解决方案。参与企业需建立"技术+商务"双线作战团队,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,把握冬奥遗产长期价值。
【高频问题精选】
项目申报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?
外省企业参与需要哪些额外资质?
技术方案中是否接受国际通用标准?
中标企业如何获得税收优惠政策?
招标平台网址与操作指南获取方式?
拟定方案需要多长时间准备周期?
合同履行期间保险配置建议?
资质审核常见驳回原因有哪些?